“华博终于在10月21日开馆了。现在再去谈建馆如何艰辛就显得没有意义了。我给你们讲讲那些捐赠者的故事吧。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,馆藏才真的有特点,有看头,有意义。”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黄纪凯说。
10月22日,开馆的第二天,记者专访了他。他认为,华博是一个有着鲜明“侨”特色的国家级专业展览馆。
三个特色
如何通过文物来勾勒华侨通史,如何通过文物来反映他们的生活和贡献,如何通过文物让人们来了解这样一群人,是摆在华博面前的难题。化解这些问题,就形成了华博的特色。
“从展陈大纲来说,首先要解决的是体例问题,是用编年体还是用专题体?”黄纪凯认为,华博的第一个特点,是打破了两个体例,又结合了两个体例。
走 入华博,你会看到,展览的第一部分是“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”。这个部分用的是编年体。通过观看第一部分,你会对“华侨”的历史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和把握。 后三个部分用的是专题体例,分别是“海外生活篇”、“华侨华人与中国建设”、“中国侨务”。这三个部分叙述的原则是,以讲海外的为主、国内的为辅,用空间 隔离的办法,比较圆满地解决了条理不清楚的问题。
第二个特点是大规模地使用了场景复制的手法,表现华侨在海外的生活。如反映华侨在海外求生活的“三刀”(剪刀、菜刀、剃刀),就复制了裁缝、厨师、理发师的生活场景。反映侨社的“三宝”也使用了同样的手法,展现了侨团林立、侨校遍布、侨报侨刊多的情景。
第 三个特点是“第一次集中表现华侨在海外的贡献”。黄纪凯认为,这是一个如何看待华侨这个群体的问题。我们说,华侨给当地人做了许多好事,比如修铁路、挖金 矿,这样说还不够,他们还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和环境。比如,在美国,华人汽车公司和当地汽车公司竞争,降低票价,就给美国消费者带来了好处。他们引种多样 化的蔬菜,给当地消费者的生活带来了改变。黄纪凯认为,“华侨对海外的贡献,可以说是时时刻刻在发生的。”
择时开馆
“华博开馆的日子为什么选在10月21日呢?因为这天正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的日子。”黄纪凯说,“择此时刻就是为了纪念和告慰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侨界先贤们。”
1960年,著名爱国侨领、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先生捐款50万元人民币,倡议兴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。2005年国家重启兴建。
为什么要建立这样一座博物馆?陈嘉庚先生说:“博物馆是文化教育机构的一种,与图书馆、学校等同等重要。”他认为,博物馆施教的范围更为广阔,“博物馆的对象则不限于学生或知识分子,一般平民,无论男女老幼,文野雅俗,一入其间,都可由直观获得必要的常识。”
他说,“博物馆的效用这样宏大”,“我是华侨,很希望侨胞也来尽一部分责任”,“由华侨设立一所大规模的博物馆”,这样,“既可给国内人民共应用,也可给归国华侨观览,两者均受其益。”
在华博落成典礼暨开馆仪式上,中国侨联主席林军致辞时表示,要把博物馆打造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阵地,海内外侨胞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园,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。
黄纪凯认为,这也是中国侨联、中国侨界40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推动建设华博的原因和动力所在。
心灵洗礼
2005年,国家重启兴建华博,海内外侨界反响热烈。目前,捐款、捐物者超过5000人,累计捐款4000多万元,捐赠藏品1.4万多件。各级政府先后投资3亿元。
黄纪凯表示,华博的建设始终牵动着国内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心。“华博已征集到的文物,都是由华侨华人自愿捐献的。目前,他们的捐献活动仍在继续。可以说,华博是海外侨胞感情认同和感情寄托的平台,是联系海外侨胞的文化窗口。”
对于征集到的文物,黄纪凯如数家珍。“征集到的文物中,有图片、档案文献、书画、实物等,它们充分反映了华侨在各历史时期在海外生活的状况,反映了与当地文化碰撞、冲突以及融合的过程。”
招 思虹女士从美国赶来,出席了开馆仪式。自2006年至今,美国旧金山侨胞、专栏作家招思虹女士及其《金山之路》读者团队、个人已累计向华博捐赠文物逾 2000件,是目前捐赠最多的团队和个人。在博物馆展厅里,看着自己和同事们捐赠的华侨文物、文献,招思虹感慨万分。她说:“我们捐赠的每一张图片、每一 件生活用品,或者每一件海报,每一件东西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在里面。我们希望,在这里,透过我们捐献的文物,静静地向大家讲述华侨奋斗的故事。你看,在这 里展示的有很多华人参加抗日救国捐款的收据,说明我们海外华侨华人是与祖国同呼吸、共命运的。”
美 国《侨报》日前发表文章称,华博的开馆,让华侨华人又多了一个讲述自己故事的重量级平台。“游子们”满怀对故乡的惦念,争先恐后将见证了自己海外奋斗过程 的物品贡献出来,让华人历史通过这一“国家级”平台得到展示:金山箱里,装着“金山客”们少小离家远赴他乡打拼的辛酸;橡胶树下,滴满了南洋橡胶工人生活 的辛勤;提线木偶上,见证着华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、融合的硕果……那些“侨”的面孔或许早已消逝,但赤子之心却伴随藏品“归故里”。
黄纪凯说:“接受或观看这些无私的捐赠,对于我们来说,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洗礼。” |